當前位置:首頁 >  站長 >  網站運營 >  正文

80后茅戴高李:媒體塑造了我們 誤導了年輕人

 2009-01-04 09:54  來源: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這不僅僅是四個男生的名字,還至少附帶著以下潛臺詞:“80后”、“創(chuàng)業(yè)精英”、“IT四少”、“財富新貴”。2006年首先報道他們四人的財經類雜志,在2008年10月的報道中,下了這樣的結論:“戴志康、李想、茅侃侃、高燃,四大80后互聯(lián)網新銳‘集體消失’了。”

事實上,拋頭露面少了,但工作和生活仍在繼續(xù)。他們現在依然年輕,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不是他們經歷的第一個大考驗?他們是疲于應對,還是依然自信滿滿?

《青年周末》尋訪曾經的“四劍客”,將近3年的成長,他們獲得了什么?

“我們都不怕危機”

茅侃侃:危機有,但是我另找掙錢的渠道

(茅侃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憑,2004年正式創(chuàng)業(yè)。自創(chuàng)MaJoy項目——魔幻和歡樂的縮拼。他沒投入一分錢,僅僅憑創(chuàng)意和理念,得到國企投資,取得年收入15億元人民幣的大項目將近20%的股份。)

茅侃侃的辦公室離他從小居住的部隊大院兒很近。這天是平安夜,采訪臨近尾聲時,茅侃侃接到女友催他回家吃飯的電話。“還有十分鐘就完事,一會兒我回去做飯,先把菜洗了吧!”剛才還大大咧咧的茅侃侃,跟女友講話瞬間變得輕聲細語。 平安夜在家自己做飯吃,在去年看來有點不可想象。

“去年離平安夜還有一個多月,我就得去找熟悉的夜店老板搶圣誕節(jié)的位子,要不就很可能訂不到。可今年,前幾天他還打電話來問我訂不訂位。”茅侃侃說。

這個“信號”讓茅侃侃真的覺得,傳說中的金融危機到了自己身邊了。之前在網上看到雷曼兄弟倒閉的新聞,他覺得中國的反應總是慢半拍。

在“四劍客”里,茅侃侃是最會玩的。但最近去夜店的頻率明顯降低了許多。“倒不是沒錢去玩,而是不愿意去冷清的地方玩。畢竟金融危機了嘛!”

茅侃侃的主業(yè)就是讓人花錢來玩。他的身份是MaJoy(時代美兆)總裁,這個公司做的事,是把網絡游戲的情節(jié)融入到實景里面,由人來扮演不同的角色,網游里吸引人的道具和變化的場景也都能由電腦提供。

金融危機確實讓他公司的運營受到了一些影響。

“昨天銷售跟我說,有些單子現在根本沒法做,比如飛利浦這樣的公司,也還算不錯了的外企,組織來玩,年底了,800人,分批次來,給的預算是一個人40元錢,才不到5萬的預算。你說,這隨便打個車都不止40元錢啊!沒辦法。”

但是,讓他鬧不明白的是,明明金融危機了,全國各地要求加盟的單子反倒比危機之前更多了。

“我還開始做教育了。越危機,教育反而越好。”對于這塊新業(yè)務,茅侃侃聊得并不多。他更放心讓合作伙伴去做。“他是個很棒的推銷員,我不行,所以我也不怎么摻和。”

最近茅侃侃熱衷于在開心網上給自己買房子,買家具。“爭車位”他已經玩膩了,上去只管給別人貼條,為了盡快掙錢投到“房子”里。“說不定哪一天我又膩了‘房子’了。我就是想把所有組件都玩一遍,這樣我才知道人家為什么會做得成功。”

至于有沒有可能從開心網里面學到點掙錢的新招兒,茅侃侃說,目前還沒有。

戴志康:不裁員反招人

(戴志康,1981年生,黑龍江人。大學時開發(fā)出自動生成社區(qū)的軟件Discuz!,該軟件迅速成為中國社區(qū)軟件老大。目前身份是康盛世紀CEO。)

隨處可見的涂鴉墻上畫著厚嘴唇小人、紅色調的休閑區(qū)擺著《書城》等雜志、桌上足球臺隨時等待著開始一場戰(zhàn)斗……戴志康的公司看上去比茅侃侃的公司至少年輕十歲,可戴志康看上去比茅侃侃要成熟不少。

這家戴志康2001年成立的公司現在有200多名員工,在他的同行們都忙著裁員降薪的時候,戴志康不但沒有降薪,反而還在招人。

戴志康在四人中絕對是技術最牛的。他大學時做出來的軟件Discuz!到現在依然是他的核心業(yè)務,很多論壇上都能看到Discuz!的標志,這意味著網友和站長正使用著戴志康開發(fā)的免費軟件。只不過,他已經不靠賣軟件賺錢,而是像一些“大公司”那樣,靠賣服務賺錢了。

圣誕節(jié)當天,戴志康西裝革履,把自己陷在松軟的沙發(fā)里,面對《青年周末》記者數著自己公司的發(fā)展:“2006年的時候銷售收入是四五百萬,現在是兩三千萬,從人數上,2006年的時候我們是30多個人,現在是200多個人。2006年的時候,我們融資是100多萬,后來又融資是上千萬美金,我們產品的覆蓋率從2006年是40%上升到現在的70%。還有我們的產品安裝量從2006年大概是25萬,成長到現在的80萬。”

戴志康引以為傲的是自己在2008年6月處理掉了兩項子業(yè)務。這是他嗅到“金融危機”氣味之后只花一個星期時間就做出的決定。“上半年我看了阿里巴巴公司的財務報表,去過美國的朋友告訴我那邊房子非常便宜,這一切都非常不正常。中國什么都慢半拍,幸好我的直覺一直都很準。”

在媒體遺忘他們的兩年多里,戴志康的公司發(fā)展非常穩(wěn)健。

高燃:不能說金融危機來了,就什么都不干了

(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清華大學畢業(yè)的他是“四劍客”中學業(yè)成就最高的。曾創(chuàng)立視頻網站MySee,任總裁,2006年離開,現任海川傳媒總裁。)

和高燃的采訪約在北京昆侖飯店。下午1點鐘,高燃準時出現,和約好的時間一分不差。這一下午,除了記者之外,他還要見另外幾個朋友。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身邊的朋友都說聚會少了,但高燃受到的影響不大,“如果想參加聚會的話,每天都有好多場”。

高燃第一次聽說“金融危機”,是在2007年12月份的中國企業(yè)家領袖年會上,“馬云說要過冬了,柳傳志說要過冬了……”,那時的高燃只知道房利美和房地美有一點問題,但“并沒有特別多的感覺,畢竟從我記得事情以來,就沒有經歷過金融危機。”懷著對08奧運的期待,各個方面都欣欣向榮,他覺得對他而言過冬還有點早。

后知后覺的他直到第二年才開始對這場金融危機有所感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股票越來越跌,不揭底。然后房價也開始往下降,盡管后來經歷了雪災、地震,但也沒想到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會這么大,直到奧運會之后,金融危機的影響才很快地顯現出來。”

為了節(jié)省開支,高燃的幾家公司也從一些高檔的寫字樓搬到租金稍便宜一些的地方。而且“以前公司的聚會一般都選擇去外地的一個比較好的酒店,現在就在北京搞了。”

不過,金融危機對他的影響也僅限于此,在各大企業(yè)紛紛裁員的時候,高燃的公司不僅沒有裁員,反而因為公司發(fā)展的需要新招了一些人——高燃在2008年又創(chuàng)建了一家公司,而且和朋友投資了兩家公司。“不是說金融危機來了,大家就什么都不干了。有一些行業(yè)只要選擇好,也還是可以高速發(fā)展的。”

如今,身為海川傳媒總裁的高燃,投資同時涉足制造、股票、IT等六七個領域。“最重要的是你身邊有沒有這方面的朋友,我如果不懂的話別人懂就可以了。”

曾經夸下??谝俳⒁粋€“華誼兄弟”的高燃,現在只是淡淡地說,自己的“中國娛樂網”是娛樂網站里最大的,再多關于“規(guī)模”的形容詞,就不愿多說了。

李想:噓!等我做完

(李想,1981年生,河北石家莊人,高中文憑,1999年開始在互聯(lián)網領域創(chuàng)業(yè)。目前是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他是“四劍客”中名氣最大的,也是企業(yè)做得最大的。)

李想又把自己和媒體隔離開了。

“抱歉,我現在真不能接受采訪,年后我的公司會有比較大的變動,在那之前我什么都不能說。”李想很有禮貌地拒絕了記者的采訪,合作雙方有約在先,都不許對媒體說話。

李想目前的身份是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CEO),目前公司旗下?lián)碛?ldquo;泡泡網”和“汽車之家”兩家網站。但在電話里,李想對記者說,可能過幾天我連CEO都不是了。

今年夏天,李想也經歷了一陣“禁言期”。“禁言”之后的結果是,李想的公司被澳洲電訊收購了55%的股權。他對這次收購很滿意,因為他把股權層面的問題拋給了更有經驗的澳洲電訊,他騰出了更多精力來做自己專長和喜歡的東西——做更好的網站。

這次“禁言”,李想又會折騰出什么動靜?

他的好朋友,同是“四劍客”之一的茅侃侃特別佩服李想。“他是個帥才戰(zhàn)略眼光非常好。一件事的利弊風險衡量得很清楚。他希望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好,才去融資。”

李想的博客靜止在2008年11月7日,他當天留言說:11月、12月兩個月實在太忙,停止更新。2009年1月1日開始恢復更新,實在抱歉。

“1月1日真的會更新博客嗎?”記者問。

“哪有準啊!很可能不會。”李想說。

成名的代價,早在危機之前

“成為別人意淫猜想的對象”

2006年3月,戴志康成為那期《中國企業(yè)家》雜志的封面人物,同時出現在當期雜志頭條中的還有另外三個年輕的伙伴。“當蓋茨50歲、楊致遠40歲、陳天橋30歲,這些‘80后’極客(Geek,意指具有極強技術能力的人——編者注)已準備跳上商業(yè)舞臺。”雜志封面上的這段話解釋了為何要關注他們。

2006年5月14日,央視的《對話》欄目把他們四人請上演播室。5月15日,《經濟半小時》采訪了茅侃侃和李想。

太過年輕的年齡和太快取得的財富,讓他們成為人們眼中的傳奇。對傳統(tǒng)教育道路的背離,又讓他們受到最嚴苛的審視。

高燃在四人中最先嘗到這種滋味。

“2006年的10月19日,我會永遠記得這一天。”高燃向記者講述了他最為難忘的一次演講。那天在中國傳媒大學,是高燃全國高校巡回演講的最后一場。高燃接到電話,讓他回杭州參加臨時召開的董事會,高燃沒有回去,他已經知道了董事會將正式決定讓他離開MySee。

“就在董事會開會決定讓我離開MySee的時候,我正在講臺上講得興高采烈。這個畫面想一想挺有意思的。”兩年多以后,高燃回憶起當時,面帶笑容。

2005年2月,高燃和當年的清華同學鄧迪合并了公司,創(chuàng)立MySee.com。“是MySee給了我這么大的名氣,我當時的心情你可想而知,可以說是倍受煎熬”。但是在接下來的演講過程中,高燃卻可以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完全沉浸在鮮花和掌聲中。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問他:“高燃,你會找一個明星做女朋友嗎?”他很快回答:“你會成為一個明星嗎?”“我會。”“那我也會。”

高燃的離開在IT圈和創(chuàng)業(yè)圈里引發(fā)了軒然大波。當時MySee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公司人事變動以及產品隊伍重組是為適應市場需求,原總裁高燃以身體健康為由,將于11月1日離任。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猜測。有說高燃燒錢太快讓投資人不滿的,有說是視頻業(yè)務在中國水土不服的,也有人把原因歸結為商業(yè)理念的沖突。

高燃在2006年選擇沉默,2007年他對媒體說,離開是因為自己對視頻失去了興趣。在還有幾天就進入2009年的時候,他告訴《青年周末》記者,是因為理念的沖突。但他并沒有往下細說。

高燃說,現在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所有問題都誠實地回答”,而會選擇性地回答,比如涉及公司商業(yè)秘密的,還有個人的隱私,以前傻乎乎地說自己的女朋友,現在不會說了,不只是我自己覺得不太好,很多人也認為那樣不好。

被冠以“混世魔娃”的茅侃侃也深有感觸:“我們說話會更謹慎了。隨著過程,會慢慢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見你好的時候都好,一旦有了一些變動,有了一些可被大家意淫猜想的事,就很容易一邊倒。比如高燃從原來的公司退出,還有大家在意淫李想會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賣給誰……諸如此類。恨不得包括你要找個什么樣的女朋友還有人管,我去不去夜店,喝不喝酒關你什么事啊!”

只顧自己,責任感缺失?

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這場人間災難造成了數萬同胞離開了我們,這場災難也讓無數的家庭忍受著讓人難以想象的痛苦。而三位80后的形象人物,近期的所作所為確實讓人有點失望。

高燃:人間蒸發(fā)!一直都沒有消息!更別說去獻愛心了,十分鄙視……

李想:捐款1000大鈔,這與其天價的家資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對其無語……

戴志康:到災區(qū)轉了一圈,與王雷雷低調震災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令人失望…… ——Donews論壇網友

李想們的成名讓大家開始在正視,“80后”在加快速度攻城略地的同時,并不太顧及他人。“缺乏責任感”被冠以“80后通病”,被很多人認同。

2008年的大地震,他們究竟做了什么?是否真的缺乏責任感,讓人失望?

戴志康是四人中唯一一個去了災區(qū)的。5月14日晚上,還在北京的戴志康看到電視里播出了成都當地的出租車司機無償地到處拉傷員,腦子里就萌生了拿上鐵鍬去救人的想法。很快,他接到奇虎總裁,也是公司投資人周鴻祎的電話,問他去不去救災。那幾天,正是Discuz!軟件要推出新版本的關鍵時候。戴志康還是帶上公司的一位副總,5月15日登上了飛往成都的飛機。

一直認為自己很理性的戴志康這會兒一點也不理性了。他并沒有帶上多少物資。“人都死了怎么理性?當時我們真是想去救兩個人出來,因為從自私一點的角度,就是當你老了的時候,你想想這輩子我救出過兩人來,那兩人還都活過來了,你會覺得挺值得懷念的一件事情。”

到成都的第一天,戴志康還拿著相機拍照。“你知道嗎?我去的頭一天感覺上有點像災難旅行者,一會兒看那邊來了那么大一軍車,一會兒看到那么大一片廢墟……但是第二天,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帶相機了,那時候明白了,你不是來獵奇的。”

戴志康最原始的英雄主義情結到最后也沒有實現。他沒有救出一個活人,只是幫忙挖掘尸體。讓他說說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他想了想,說的也不是尸體遍地的場景。“我們在一個房子的廢墟里看到一個小孩的高考準考證,就是今年的準考證。那一片房子都沒了,弄不好小孩在里面已經死掉了。還有散落在大馬路上的一些影集、鍋碗瓢盆……特別私人的生活,一下子沒了。”

戴志康他們住在樓房里,這在很多當地人看來簡直不要命了。“我們沒顧上帶帳篷去??偛荒芨鸀拿褚黄饠D帳篷吧?就算沒救出人,也不能給人家添亂。怕?害怕就別去現場了。”戴志康說。

在災區(qū)待了5天之后,戴志康回到北京。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他根本就不想出門上班。“往大了說,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太大震撼了?;貋硪院缶陀X得,我們在城市里待著,經常抱怨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我要是現在讓所有員工到樓下掃大街去,保準一堆牢騷。但是在當時,不論是當兵的還是志愿者,只要力所能及干點事,什么抱怨都沒有。”

當記者跟他提起有人說他們四個人在地震中的表現不好時,戴志康并不以為然。“是,李想就捐了1000元,但他那時候口袋里真的沒錢。有錢是公司的錢,他能隨便動嗎?救災不是比闊,寫這個博客的人肯定沒去過現場,去過現場就不這么說了。”

媒體塑造了我們 誤導了年輕人

剛剛過去的年底,有人開始盤點“80后CEO”,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都以超過一億的身家上榜。

但是當談到“億萬身家”這樣的詞,這些年輕人都搖搖頭避開了。他們對身家并沒有明確的概念,“那些是公司的錢,不是我的。”茅侃侃說。但是,很多年輕人只記得諸如“2小時融資3億”的傳奇,然后,希望這樣的傳奇在自己身上上演。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考慮自己創(chuàng)業(yè)。“四劍客”無一例外的被很多人當做尋求第一筆投資的最佳人選。

“你看我們公司像國企嗎?”

“像。”

“對嘍!給不了你錢!不歸我管這事兒。”

茅侃侃指了指辦公桌上擺著的火箭模型,一來一往地給《青年周末》記者演示了一番他通常怎么“打發(fā)”來要投資的“創(chuàng)業(yè)者”。

戴志康則給找上門來的人下了個定義:“他們其實是抱著一個追星的態(tài)度來找我的。一個會追星的人,首先你不是一個理性的人,在很多商業(yè)決策上會有問題的。”

高燃則告訴記者,“這樣的人每周都會有幾個,他們往往都很堅韌,70%的人會把我們四個全找一遍。”

在茅侃侃看來,媒體對他們“四劍客”的塑造,很大地誤導了年輕人。“大家好像都看到我們憑借什么創(chuàng)意,什么智力,什么點子就弄來了那么多投資,但沒有人知道,李想自己的公司,盈利能力一直就很不錯,他融資是為了擴大規(guī)模,為了股權結構更好,為了有機會能上市;戴志康現在不賺錢,但融資之前是賺錢的,是因為投資方有要求,要用免費的東西去擴大市場份額;高燃是因為當時大家都熱衷于炒作視頻這個概念;我自己,且不說根本沒有‘2小時融資3億’這一回事,而且沒有人知道之前我自己投了100萬進去。”

“媒體更喜歡宣傳一些偶然性的案例。其實創(chuàng)業(yè)也是就業(yè),只是職位不一樣,但是現在大家都把創(chuàng)業(yè)當成逃避就業(yè)的途徑。很多人連老板都伺候不明白呢就創(chuàng)業(yè),想著人家來伺候自己,這哪兒行啊!” 茅侃侃說。

不管怎樣,還是有很多人企圖復制他們的成名之路。就在2009年剛剛到來的時候,過去的一年里被炒得發(fā)紅的“21歲美女總裁”董思陽被媒體爆出許多信息造假。

“我們是不可復制的,但我們也不是假的。吹出來的泡泡總會破掉。”戴志康說。

說不清是因為媒體老把四人放在一起說事兒,還是互相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覺,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自打2006年開始就成了好哥們兒。

茅侃侃在博客里經常會寫到“老李”、“老高”、“老戴”,會貼一些大家一起為雜志拍的照片。2008年4月30日的博客里,茅侃侃貼了一張四人的合影。這是2006年5月15日,他們做客央視《對話》節(jié)目時拍的。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手插兜擺著酷。“雖然我們記不住到底哪天大家認識的了,但是這一天四個人估計都忘不了。”

最近一次見面是一個月前,但這次茅侃侃缺席了,他正在昆明出差。“哥兒幾個見面就是喝酒、扯淡,不談工作。”茅侃侃說。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