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IT業(yè)界 >  正文

穿戴設備“難舍”智能眼鏡

 2022-10-02 20:28  來源: A5專欄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域名預訂/競價,好“米”不錯過

在智能穿戴設備的大家族中,智能眼鏡的出鏡率一直很高。

或許是受到科幻電影的影響,AR眼鏡作為未來高科技的新秀,一直備受關注。大眾期待中的AR眼鏡,與智能手表、藍牙耳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是人類另一個“智腦”的存在。顯然,現在的技術根本達到不到這樣的要求,已經問世的AR眼鏡似乎都稍顯稚嫩。

很多時候,大眾似乎已經放棄期待,AR眼鏡的更新?lián)Q代儼然成了一場資本的自我狂歡。近期,AR硬件企業(yè)奇點臨近宣布完成超1億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資本對AR眼鏡領域一直十分看好,互聯(lián)網企業(yè)和很多初創(chuàng)公司都虎視眈眈,這杯羹似乎并不夠分。

技術限制了行業(yè)的發(fā)展,目前的AR眼鏡基本上都是以炫技為主,而跨時代的技術創(chuàng)新卻遲遲未到,這讓行業(yè)的境況陷入焦灼。聽音樂、看電影、拍照等功能又被融入到智能眼鏡中,同樣的功能用不同的介質被再次呈現,這對于大眾來說很容易失去新鮮感。

AR眼鏡的發(fā)展進程,就是整個科技圈的縮影。

從浮夸到務實

AR眼鏡很長時間都被看做是打開虛擬世界的鑰匙,特別是元宇宙的爆火,更是讓AR眼鏡被推到風口浪尖。但隨著虛擬泡沫的破碎,大眾似乎正在尋找虛擬與現實的連接,企圖在現實世界中感知虛擬力量的存在。

目前,虛擬眼鏡更像是一臺顯示器,可以顯示通知信息,也可以投屏觀影,但想要操作這臺顯示器卻只能手動旋轉按鍵或者語音操作,效果也并不盡人意。很多消費者反饋,“投屏的體驗感并不是很好,多次遇到過觀影時圖層割裂的問題。”

而在使用設備期間,視線會被圖像覆蓋,有些產品可能會出現無法看清路的現象。這無異于是本末倒置,AR眼鏡本質還是眼鏡,在此基礎之上所增加的功能都應該基于這個前提,而不是將其本身的功能覆蓋。

最開始AR眼鏡的外形似乎過于夸張,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室外活動,更像是被戴在眼部的投影儀,被大眾詬病已久。目前,AR眼鏡的外形得到了改良,普通黑框眼鏡的既視感,讓很多用戶輕松駕馭,能夠滿足用戶的出行要求。

這對很多追求科技感的用戶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技術尚未成熟,但相比于普通眼鏡,“有顏值”的AR眼鏡功能顯然更多。“先眼鏡后智能”逐漸成為行業(yè)約定俗成的默契,比如INMO Air則是將主板濃縮到細小的鏡腿里,使其外形和普通的黑框眼鏡別無二致,這一波內卷無形之中給全行業(yè)帶來了壓力。

除了對外形的挑剔,消費者對功能的需求也更加務實,將大部分關注點都聚焦在了實際應用方面。有一項消費者調研顯示,大眾對娛樂影音需求只占智能眼鏡的5%,其中50%以上受訪者認為,智能眼鏡的最大用途,應該是更好地“看清世界”,比如準確地識別物體、調取相關信息、開車時導航等。

事實上,將信息顯示在屏幕的操作并不難,困難的是如何獲取有用的信息,在不借助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前提下,如何將信息調取并顯示成了關鍵。這不像拍照等功能,所需要的元件可以獨立安裝和使用,功能也較為單一。其中所需的計算量和存儲量堪比一臺小型計算機,這是目前的智能眼鏡所無法達到的。

但像柯南眼鏡中的定位功能卻很好模仿,將智能眼鏡中內置加速度、陀螺儀、地磁傳感器等,既可以方便用戶日常走路、騎車、開車,也可以使用眼鏡進行導航。和看手機導航不同的是,眼鏡導航的畫面就在眼前,很容易造成用戶分神來不及看路的情況,所以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不可否認的是,AR眼鏡正在逐漸日?;?,不管是外形還是功能,都更貼合實際,成為新一屆的時尚單品。與手表、耳機的普及相比,智能眼鏡仍舊披著一層神秘的外紗,朦朦朧朧之間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AR眼鏡還在披荊斬棘的路上

Meta的CEO扎克伯格曾直言,“每個硬件將以一個AR眼鏡APP的形態(tài)存在”。

不只是扎爾伯格,還有很多人認為,AR眼鏡或許會替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代操作終端。然而,智能眼鏡就像皇帝的新衣,只有資本在追捧,消費者卻頻頻搖頭。就目前的發(fā)展來看,AR眼鏡確實是噱頭大于產品本身,讓消費者很難為其買賬。

自2012年以來,資本市場的狂歡便從未停止,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相關產業(yè)融資并購規(guī)??傤~達到312.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7%;融資并購事件數量為172起,較2021年增長17%。

然而想要打入C端卻并不容易,各大互聯(lián)網企業(yè)接連碰壁,連meta都有點后勁不足。據悉,Meta在不久前宣布取消了首款消費級AR眼鏡的商業(yè)化發(fā)布,原計劃在2024年發(fā)布的代號為Project Nazare的AR眼鏡也將不再面向消費級市場發(fā)售,改為僅面向開發(fā)者群體。

入局者們紛紛從C端撤退,選擇了較為保守的B端。而最受期待的蘋果智能眼鏡,或許從一開始就準備將目標用戶放在B端,畢竟谷歌的前車之鑒確實需要警惕。根據此前郭明錤消息,蘋果最快在明年1月發(fā)布的智能眼鏡售價可能在3000美元左右,該產品目標用戶群不是C端消費者,而是面向技術開發(fā)人員、內容創(chuàng)建者和專業(yè)人士。

反觀一開始就專心做B端的微軟,旗下的AR設備Hololens在教育醫(yī)學、工業(yè)、軍事等高度垂直的領域均有不錯的表現。但想要進軍C端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消費級AR眼鏡還需要考慮APP的適配度、機身的輕量化、遠場的交互性等,除此之外,性價比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雖然打入C端并不容易,但AR眼鏡的最終歸宿還是龐大的消費市場。目前生產廠商們依舊局限于技術的創(chuàng)新,所以紛紛另辟蹊徑,模仿手機的出圈方式,推出主打娛樂影音的AR眼鏡。雖然也有品牌將導航、信息提示、實時翻譯等需求作為主攻方向,但想要批量生產還需要很長時間。

目前所問世的諸多AR眼鏡產品并不符合大眾的預期,很多功能稍顯雞肋。比如,小米推出的兩款眼鏡,智能眼鏡探索版和米家眼鏡相機都遭到很多網友的吐槽,“相機眼鏡在外形上與普通眼鏡差別很大,使用場景較少,主要是像素真的很一般。”“雖然智能眼鏡探索版使用了MicroLED光波導技術,但仍然沒有單色單畫面的問題,很簡陋。”

AR眼鏡的發(fā)展還在起步階段,很多技術尚不成熟,作為穿戴設備或許還能得到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但作為下一代智能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其實并不容易,將芯片嵌入到眼鏡中,對國內外的生產廠商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最后的贏家?

當一個行業(yè)集齊了所有的巨頭,或許就意味著跨時代的產品即將出現。

手機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主導者,是一切智能設備的終端,然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手機似乎到達了瓶頸,不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穿戴設備的崛起似乎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AR眼鏡相比于其他的智能設備,發(fā)展空間明顯更大。

元宇宙的爆火更是將VR/AR眼鏡推至風口浪尖,最瘋狂的莫過于扎爾伯格。但隨著元宇宙熱度的消失,扎爾伯格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彭博社報道,到目前為止,扎克伯格身家縮水高達710億美元(近5000億元人民幣)。

根據維深信息《2022年第二季度VR/AR產業(yè)出貨量跟蹤系列報告》的數據顯示,2022年Q2全球VR頭顯出貨量僅233萬臺。雖然Mate旗下的VR產品Quest 2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但VR穿戴設備的市場本身就不大,Meta即使作為行業(yè)巨頭也不能扭轉盈虧。

近期,Meta還表示將改變以前的硬件補貼銷售政策,對Quest 2產品漲價100美元,這很有可能會對Quest 2的銷量產生影響。維深信息也將2022年全球VR出貨量由年初的1600萬預期,下調至1375萬臺。

顯然,Meta的攻勢雖猛,但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備受矚目的蘋果延續(xù)了謹小慎微的風格,在AR穿戴設備的研究上似乎也不緊不慢。雖然目標群體并不是C端用戶,但消費者對其的期待絲毫不減,畢竟在穿戴設備的研究上蘋果一直都處于領先的地位。

但今年的秋季發(fā)布會,蘋果AR眼鏡仍未現身。蘋果坐的住,但不代表其他AR品牌和手機廠商也沒有動作,各大廠商都紛紛推出了面向C端的消費級智能眼鏡產品。雖然產品依舊差強人意,但其中的進步卻有目共睹,這對蘋果來說,顯然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技術的發(fā)展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此之前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搶占市場,入局者們憑借著自身優(yōu)勢吸引特定的受眾群體進行嘗試,然后根據反饋不斷進行更改和創(chuàng)新。雖然蘋果給這個行業(yè)帶來了跨時代的產品,但競爭壓力無法避免,蘋果的運氣不一定會延續(xù)到下一個時代。

AR眼鏡前景十分廣闊,隨著入局者的增多,“玩具”“超大顯示屏”的標簽終究會被撕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產品。然而,就像手機發(fā)展過程中充滿的不確定性,智能眼鏡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時代的引領者并不好當,在激烈的競爭下,想要成為行業(yè)的“佼佼者”其實很難。

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jinlifin。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文章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